环保部派出16个督查组督查发现,仍有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机动车限行措施落实不到位也时有发生。
在柴油机里烧上述清洁燃料,其排放远远低于柴油,这类技术可以先开始在矿山,油田及偏远地区区柴油发电机上先试用,积累经验再慢慢转向柴油车。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用中国人均能耗和排放远低于欧美的计算方法,无法解释雾霾污染问题,但环境容量由每平方公里的排放量(或能源密度)决定,和人均排放量无关(1平方公里上可能住10人也可能住1万人)。
各种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大约占雾霾的25%左右(包括一次和二次颗粒)。煤制气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地区,但比在每台中小锅炉后面加装脱硫脱硝装置更可行。我国有近70万台中小锅炉散烧了几亿吨煤,准确数字,统计数据有出入,但估计约6亿吨散烧煤左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双方都有大量汽车,而中国有雾霾,欧洲少有的主要原因。无论民众,相关行业及政府都对此表示出无奈,甚至抱怨。
在煤和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用煤制天然气技术将煤转化为天然气,同时集中脱除所有污染物,将清洁的天然气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也是解决散烧煤污染的另一选项。雾霾的第二大元凶是我国有不少柴油及柴油机未能达标。他认为,地方立法进一步明确霾的法律地位和部门职责,不影响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义务,不会冲击现有管理体制。
王自发说,而霾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如果把霾定位为自然灾害,那就会混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王自发认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是有明显区别的。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纠正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的雾霾问题,消除雾霾产生的内因。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资深环境法专家、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这是不严肃的,将影响治霾工作的开展,如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就无法进行。
美国杜克大学昆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等均提出反对意见。孙佑海提出,如果将雾霾列入气象灾害,与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关于气象灾害的定义存在明显不一致。孙佑海建议,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如果这样,几乎所有的环境污染都可以纳入自然灾害的范畴。
尤其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论断,对于我们认识雾霾的形成原因和对策,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他看来:雾、霾混用,把雾与霾混在一起,不仅会混淆概念,还会毁了雾这个美好的词汇,导致现在的小孩一听到雾就害怕。张俊杰提出,将霾归入气象灾害,地方法规就把它定义成了一种不可抗力,难以预见、无法抗拒和无法避免,从而忽视了霾的人为成因,也忽视了霾是可以彻底治理的客观事实。目前,空气污染无疑已经成为人们的心腹之患。
因此,吕忠梅认为,因此,将霾纳入气象灾害的范畴,既不合事理,也不合法理。然而,12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以下简称《草案》)第二款的规定引起了国内外著名法学家、科学家以及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提出质疑。
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主任张建宇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自然灾害是不能被人的力量所控制所引发。
任何人都可排污但却不需要担责在吕忠梅看来,将霾列为气象灾害,作为一个立法问题,需要从科学和法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常纪文说,霾不能列为气象灾害,建议改为气象灾祸。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纠正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的雾霾问题,消除雾霾产生的内因。《草案》第二款明确将霾列为气象灾害。《草案》与上位法冲突不合法理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对于气象灾害所给出的定义是,那些自然界存在的大气现象,它并不包括任何由人为污染造成的灾害。在他看来,霾若被列为气象灾害,不但没有科学性,而且会留下一个大的法理上的漏洞。
同时增加说明,明确治霾的责任仍执行大气法等法律规定。气象部门之所以会积极介入监测和发布霾预警,这其中既有社会需求,也与其技术条件成熟、受众范围广等有关,现阶段气象部门对霾的信息发布比环保部门更及时。
孙佑海认为,人类的不合理的行为是形成雾霾的内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表示,如果将霾通过立法列为气象灾害,必定会给未来的环境侵权诉讼带来法律适用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今天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包括北京在内的京津冀多个城市以及太原、郑州、济南甚至西安均出现了重度至严重空气污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类从事严重污染的行为,如果没有成严重的污染,任凭任何气象条件的变化,都不可能形成雾霾。他认为,《草案》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已引发社会关注,一旦通过,将带来后患。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梓太认为,要把气象灾害这个概念搞清楚。张梓太说,霾的产生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就这点而言,《草案》将霾纳为自然灾害不仅违反科学规律,会混淆概念,还会为霾污染制造者提供一个逃避责任的理由。
此外,大气法第95条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的会商机制也是由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共同完成。这是不严肃的,将影响治霾工作的开展,如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就无法进行。
只有纠正人们不合理的污染环境的行为,不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
在他看来:雾、霾混用,把雾与霾混在一起,不仅会混淆概念,还会毁了雾这个美好的词汇,导致现在的小孩一听到雾就害怕。她表示,从科学上看,如果将以气象变化方式表现的污染霾定义为气象灾害,那么以大气污染的其它形式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是否都要定义为气象灾害。
把雾和霾混在一起毁了雾的美好雾是雾,霾是霾。同时,把霾列为气象灾害,客观上削弱了霾的污染性质,从而会削弱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力度。霾一旦列为气象灾害,就会排除人为污染的情形,而成为不可抗力免责事由。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主任张建宇。
他认为,雾霾首先是一种天气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污染现象,不是纯粹的气象问题或者污染问题,属于气象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领域,在科学上很难把雾和霾切割开来。建议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产生内因为了解决雾霾问题,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人类只能从不排放或减轻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找到解决雾霾问题的出路。
事实上,今天入秋以来,只要是静风、静稳,几乎都没有躲过空气污染。孙佑海建议,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资深环境法专家、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专家们强烈质疑,并表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内因,霾的本质是污染,与自然灾害有着根本区别。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